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李资政华文教学建议反应

自从资政提出了华文教学建议后,大家议论纷纷。

内阁资政李光耀要教育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去扭转华文教学情况,并要求年轻教育工作者,使用科技、透过戏剧及以任何一种能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上华文,并在往后继续使用华文。

以上的论点,相信教师与家长都无异议,而且都会举双手赞成。

李资政要求教育部着重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及认字,
因为写字这个学习环节未来的实用性已不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如果学生能透过电脑的帮助进行简单的中英翻译,即表示他们了解这两种语言,这该是未来的教学方向。

其中,他也谈到听写与默写的教学方式是“疯狂”的,要扭转这种学习方法。
一些学者、教师认为听写与默写这样的“老方法”,不一定得全盘否定。

我特别赞同高虹教授的看法。
研究双语发展与语言教学的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高虹(49岁)说,
听写和默写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法。
如果这个语言只是作为普通的交流工具,那么李资政的讲法是正确的,新加坡应该先让学生先学习会话,而不是写作,不需要把时间花在死记硬背。

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时,重要的是培养他用华语交流的兴趣,
但是小学五年级以后的学习,就必须是死记硬背的,
因为要取得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死记硬背是必要的。
“死记硬背是个强化基础,任何一种语言,
如果不能记得足够的单词,就不能在更高的层次进行交流。
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死记硬背。”


高虹也同意书写能力的重要性,但她认为这方面可以运用科技来加强。
她说,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其实并不需要要求孩子们练习很多遍,教师们如果能安排学生利用电脑打字完成一些功课,以训练他们利用眼睛熟读汉字,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因为人类有很好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熟读多遍后,即使不用手写一百遍,也能掌握书写的方法。

教师都知道,目前的语文学习仍然以“写”为重。
学生们的书写能力在交上作业时,就看出程度的不同。

特别在教学生写作时,我们就看到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
这时,叫他们背一些语法正确的句子,是有立竿见影的功效的。

然而,若是能行,
我们更愿意看见的,不是学生靠死记硬背,而是学生们已经具备说流利华语的能力。
因为,写作是一个“把语言变成文字”的过程。

所以,有些教师提到,上华文课时必须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练习口语能力,这对来自讲英语背景家庭的学生尤其重要,因为他们也许仅有这些机会。

让学生多练习口语能力,
这点是肯定的,也是我们在努力的,可是也是非常受限制的。

因为,
我们每天的华文课时平均仅有1-1.2小时,
那要拨出多少时间让孩子学习说话?

课文由浅入深,是已经编排好的,
教师需要争取时间讲解,让学生们理解课文大意。
每篇课文中有许多新词汇,
教师要用多少时间解释词语的意思?
用多少时间提供范句/口头造句,好让他们熟悉词汇的用法?
学生语感好,教师花在这方面的时间自然就少,
学生若语言能力不好,教师所花的时间是加倍的,也许两倍、三倍……

若学生平时不练习用华语说话,通常也就不阅读故事书。
即使阅读,阅读量也不足够。
因此对中文词语的解释、用法就很生疏。
教师就自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讲解。
试想:最后还能留下多少时间让他们能赏析语文中的美感??

所以,
让孩子在入学前,要先学习用华语会话。
毕竟这是母语,这样的要求不过分吧!

如果家长无法使用华语沟通,当然无话可说。
只能靠教师们尽力教导了。

如果家长具备讲华语的能力,却不愿应用,
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华语的评价会是如何?

我希望见到的是,
家长响应前些时候李资政提出的:
在家中与孩子讲华语。

如果真的看重华文,
希望大家齐心合力,为孩子提供一个使用华语沟通的大环境。

毕竟,华文不只是具备“实用性”的沟通媒介。
它始终是语文,优美的语文。
不只是“用”,更是可以欣赏的。

看来,我们要走的路还远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页浏览总次数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