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

苏州寒山寺 6月9日

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引我来到苏州的寒山寺。

当天细雨绵绵,Ong 临时帮我们到对面的摊位买了两把伞。
到寒山寺的游客好多,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
只可惜外子虽然人在苏州,
却有公事在身,无法与我们共游。
















导游指出寒山寺并不在山上,周围也没山。
传说当时有一位僧侣寒山和拾得曾在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的枫桥镇,

距今已有1400多年。

向来从书上对“江枫”的意会是“江边的枫树”,
今日方知道,“江枫”是指寒山寺旁两座相对而建的小桥,
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叫枫桥。
枫桥是一座普通的半圆形单孔石桥,造型朴实。

“江村桥”和“枫桥”二桥近在咫尺,相互“对”望。


“愁”是指作者,
身为一个忧国的知识分子,
一个流落江南的异乡游子,
二桥相“对”而眠,河面的渔火点点,
江枫渔火不是知音,
作者孤独惆怅之情油然增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夜半鸣钟是事实,直到宋代仍然。
惆怅满腹的漂泊者,在客船上听到夜半的钟声传来,
上句的静与此刻的动,构成动静结合之美。

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
大钟也已不知下落,相传到了日本,可是无人真正知道其下落。

关于寺外“寒山寺”这三个字,导游还说了一个很有趣的典故。
原来,这三字并非一人所题,而是两个人所写。

















 “寒山”二字是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题,
据说当年那祝枝山真正的是“一字千金”,
寒山寺主持只凑得2000两银子,
祝枝山只写“寒山”二字,
剩下的“寺”字怎么都不肯写就搁笔而走。

老方丈无法再凑够1000两银子,
只得又凑了三十多两银子另请了一个无名书生来把“寺”字补上。
书生写完分文不取,
方丈就在“寺”旁题上他的名字——陶浚宣。
陶浚宣这个无名之辈也因此而一“字”成名、流芳百世了。

导游叫我们仔细观察墙上的“寒山寺”三字。
的确有微妙之处:
“寒山”二字浑厚有力,
而“寺”字却显拘谨、形体消瘦。

游完寒山寺,我们到对面的餐厅用餐,
服务员领我们到二楼去,
不一会儿,来了几个年轻的小僧 ,
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
他们点的不是斋菜,因我看见桌面摆了一条鱼。
用过饭后,他们还留在那儿继续抽烟玩牌。
看来,我又落伍了,对僧侣的认识也得update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页浏览总次数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