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老师的无奈与困惑

做老师的在许多地方地方可以帮学生的忙。
我们教、指导,愿意把学问传授给学生。
我们也知道有些学生是可造之材,愿意培育他们。

可是,学生却不愿意听劝告,不肯专心、不愿意尽力投入,
许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似乎不起眼的小毛病......
甚至一些时候,我们看到问题了,与父母讨论,父母也觉得没什么的,只要他长大了,就会想了......

其实,许多学习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将变成恶习。
最后成为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影响学习的效率,也打击了孩子的信心。

当我们犯了过失,要是能即时纠正,应该是容易补救的。
可是我们轻意放过它,说:“没关系。”
这种态度可以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医生经常感到难的事,是病人有了毛病,不即时去看医生。
病人会说,“没关系。”
等到他决定要看医生的时候,生命已经无可挽救了。

与班上的学生接触了3个学段,感触许多。
有些入学时,迷迷糊糊的,现在进步许多,似乎开窍了。
这些孩子在鼓励下,开始建立学习的好习惯:
--从忘了交功课,到准时交功课。
--从桌面凌乱,到桌面整齐。
--从不专心,到投入。

然而,不可否认的,
有些入学时,看起来颇好的,谁知反而退步了。
有些根本没改变,对我的劝告充耳不闻,依然故我。
当然最可贵和难得的,就是那些一开始就很认真学习的,仍然是那么积极好学。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法,却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
不禁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在整个学习上的态度,有那么大的不同呢?

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入学前的纪律训练?
还是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理?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页浏览总次数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