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

打造以“学生为本”多元走道

转载自《联合早报》(2010-04-21)
教育部长黄永宏
打造以“学生为本”多元走道 培养软技能 为学生增值


陈能端 王珏琪

教育部在1960年第一次以四种官方语言进行小六离校考试时,及格率仅达到45%,在建国初期的艰难形势下,当年极需解决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人民的整体教育水平以支持经济发展。效率,是当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集体化是最有效的,因此有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师资训练等等。

我们的学生和家长也很自然地重视考试成绩,大家的终极目标就是考进最好的学校、上最好的大学、修最吃香的课程,成绩是唯一的学习推动力。

经过50年,国家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社会的本质也已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再和以前一样。教育部在建构未来的教育时,必须考虑全球大环境,以及新崛起的国际势力对下一代的影响。

黄永宏说:“我们有优良的教育系统,但对下一代来说,这套系统能否面对10年、20年后的未来世界,这套系统是否还能创造最大的效益,帮助每一个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质,让他们梦想成真,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要让每一个学生发挥所长,关键是要打造一个更开放和具有包容性的教育体系。黄永宏强调,教育部要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要培养全方位的学生,让他们兼备硬知识和软技能,做个有自信、积极学习和贡献的好公民。

黄永宏说:“高识字率和计算能力已不足够,虽然这两方面的优势仍然重要,但中国、印度、越南的学生也具备这些条件。只要你和跨国公司或有意到国外发展的本地企业领袖交谈,就会知道他们眼中的‘增值’,是指有分析能力、沟通力、领导力、高瞻远瞩以及有创业才能的人。这些都是软技能。”

小学教育检讨及执行委员会去年公布报告结果时建议教学系统更着重栽培学生兼备21世纪所需的软技能,教育部采纳了委员会的建议并已展开这方面的改革,确保学生无论来自任何家庭背景,都能接受全方位的核心教育。

让学生培养广泛的技能,同时也要为他们开辟多元发展的路线。黄永宏希望勾画的是一个群峰连绵的图景,学生不论通往哪一条路,都能登上各自的巅峰。

他说:“我们近几年来都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学校直接收生计划不仅考虑学生的课业成绩,也让学生凭其他方面的才能进入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新加坡艺术学院、体育学校、国大数理中学、科技中学都是例子。在大专学府方面,工艺教育局和理工学院不断扩展课程内容,加上新加坡科技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IT)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SUTD)开始招生,学生的选择也更多样化。”

在大步迈向未来的同时,政府也意识到某些群体仍然需要额外的扶持,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特别学校、在主流学校就读的特别需要者等。黄永宏表示,教育部会继续为他们提供资源帮助。

创造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并不容易,要对一个已经成功的系统进行大胆的改革更困难。黄永宏说:“我们是为子孙提供教育,大家都有共同的利益。如果我们能够为每个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让每个人尽可能地发挥潜质,这对新加坡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

教育成功五块基石

我国的教育能有今日的成就,有五大成功的要素,黄永宏认为,它们也是我们登上未来高峰的基石。

其中两个成功要素与我国的社会价值观有关。

第一,稳固的家庭价值观:新加坡和其他亚洲社会一样,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希望子女考取好优异成绩,这对教育的推动有很积极的作用。黄永宏说,一些国家的教师在教课的同时还要应付学生酗酒、吸毒、逃学等种种问题,根本没办法投入传授知识的工作。

第二,对数理和科技的重视:部长说,有学者观察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家长并不注重数理和科技,而我们的家长不同,数理和科技让我们在国际上保持一定的优势,此外因为我们以英语教学,这也有助于新加坡人与世界接轨。

第三,务实地评估学生能力:黄永宏说,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培养大学生作为唯一的目标,政府设立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路线。

第四,注重测试和反馈:一些国家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而尝试废除考试,但那样的做法没有效用。现在大家要探讨的是如何更有效地测试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停留在是否要废除考试。

第五,优质的教师和设施:有许多好的教师当然是很美好的,但优秀的教师得之不易,所以黄永宏说,教育部不一味追求小班教学,而是注意培养优秀的教师,并让校长们有更大的自主权。我们也为学校提供实用而不奢华的完善设施。

母语教育答问录

关于母语教学……

:您提到我们是否有必要让语文在整体考试中占那么大的比重。但双语政策不就一向是我们的优势,让国人能够掌握英语和母语吗?您是在质疑这双语政策?

:不,我们的双语政策还是有意义的,它也会继续存在。但是,当我们说要让大部分的人拥有更高的华文水平,超过基本水平时,这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双语政策。这不是双语政策,是“双语政策增进版”(bilingual policy plus)。有全面能力的孩子要这么做是可以的,但是当一个孩子没有那语文能力时,我们要限定他一定要凭这个才能取得成功吗?

我要提出和讨论的是,设这样的语文比重有什么教育意义?就是即使你的语文已经达到了一个最基本标准,却还要求做得更多,而你的强项其实是在其他方面。

:你是否会担心,我们以后会以教外语的方式来教母语?

:我认为,你的包袱不应该是如何教母语,而是作为一个教育家你多有效?我们应该问的是,孩子能学以致用吗?他明白这个语文吗?
当我们提汉语水平考试时,并不是我们探讨的唯一鉴定系统,但它的优点在于,它有不同级别。考试的结果不是你拿多少分。在达到第二级时,意味着可以理解简单的华语;达到第四级时是有能力阅读报章,可以在一个讲华语的国家里独自旅行。这样的语文教学系统,我认为是很合理的。
汉语水平考试是针对母语并非华语的学习者,但是如果它比较有效,我们是否还要说这不是正确的教学法?我们不应该被这些标签所局限,最主要的还是它是否有效?也许我们应如邓小平所说的,无论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可以达到目的就应该感到欣慰。

关于母语教育改革……

:政府常说中国崛起,我们应该学好华语。也有官委议员指出我们的华文水平下降,找不到可以讲标准华语的人来代表我们跟中国协商等。是有挺多人担心的.....

:不,不是很多人。你所说的只代表其中一群人的观点,还有其他人的观点并没有寄到《联合早报》。我们很小心,《早报》反映的一种观点,但还有《海峡时报》反映的另一些人的观点。在看整个教育体系时,我们的出发点是:如何设计一个可以符合整体国人的系统?
我知道有一批人希望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允许他们的孩子在母语方面达到最高程度,他们的要求是值得支持的。他们的孩子若能考好母语,是应该获得奖励的。没有人说要去除这些奖励、去除我们的双语政策。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这个语文能力,要怎么办?他们应把时间放在搞好华文上,还是其他较强的领域上?目前的要求是否符合当前和未来的现状?我们是否要为孩子制造更多空间? 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个人去思考的。

关于高等教育……

不增建理工学院 但会增加收生人数

本地理工学院将增加收生,增加的人数将相等于一所理工院所能提供的学额。不过,教育部不打算兴建多一所理工院,而是在现有的五所里增加收生人数。

教育部长黄永宏接受访问时说,随着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生的成绩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也有更多O水准学生选择到工院升学,预计每届学生中,将有多5%学生会到理工学院升学,因此将扩大这方面的收生人数。他认为随着学生程度提高,每4名工教院毕业生就会有1人能升上理工学院。

2007年毕业的工教院毕业生中,每5人就有1人在隔年升上理工学院的专业文凭课程,而修读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学院证书的毕业生中,比例更是每3人就有1人。

据媒体报道,往年每年约有七成的初级学院学生会被本地公费大学录取,理工学院毕业生则有15%被录取;加上今年新添的科技学院,每届将有两成的理工学院毕业生会上本地公费大学。

黄永宏说,大学收生人数不会一成不变,政府已经通过新加坡科技学院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增加了上公费大学的学生人数。重要的还是大学必须维持一定的标准,有必要时,政府可增加科技学院的收生人数。

今年将录取第一批学生的科技学院收生情况良好,报名者背景各异,有的29岁;当局是乐于看到一些理工学院毕业生在工作一两年后才报读大学,或获得雇主的资助重返学校。

黄永宏解释,来自不同背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到科技学院上课,可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本地大学推出通识教育合时宜

教育部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在物色一个世界级、在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处领先地位的伙伴,探讨在本地大学推出通识教育。

黄永宏说,本地大学推出通识教育是合时宜的,但目前本地企业、家长和学生还是比较认同于专业文凭的价值。他说通识教育是个扎根于美国系统的教育,教学主要通过小组讨论,注重写作能力,要求有深远同时宽广的思考能力,不善于写作的学生,很难有好成绩,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另外,这也是非常昂贵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它包括小组教学、师资是高度培训的教学人员、主张寄宿学习等。他问:“要让纳税人支付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否公平?”教育部目前还在物色伙伴加以探讨。

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陈庆炎博士日前建议,国大应该检讨本科生教育制度,推出结合通识教育和专科教育的课程。

(编辑:梁嘉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页浏览总次数

博客归档